立志社
立志社


2025.06.09

部落格

式年遷宮

こんにちは~
今回の担当は、今津です。

今年6月、いよいよ伊勢神宮の式年遷宮の行事「神宮式年遷宮」が始まりました。
私は、田舎の岐阜で神社の宮司を務める弟の誘いで、式年遷宮の行事の一つ、
「第六十三回神宮式年遷宮御樋代木奉迎送」(だい63かいじんぐうしきねんせんぐう
みひしろぎほうえいそう)に参加しましたので、一緒にご報告いたしたいと思います。

大家好~
這次的撰稿人是今津。

今年六月,伊勢神宮的「式年遷宮」儀式終於正式展開了。
我受在鄉下岐阜擔任神社宮司的弟弟邀請,參加了式年遷宮儀式中的一項活動,
名為「第六十三回伊勢神宮式年遷宮御樋代木奉迎送」(第63回神宮式年遷宮御樋代木奉迎送),
現在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次的經驗。

在御神木前,奉迎祭中展示了舞蹈表演。
在御神木前,奉迎祭中展示了舞蹈表演。
約有一千人參加了拉動四條韁繩的「奉曳」儀式。所有人都身穿印有伊勢神宮象徵「太一」的法被。
約有一千人參加了拉動四條韁繩的「奉曳」儀式。所有人都身穿印有伊勢神宮象徵「太一」的法被。
活動會場是在金神社(Kogane Jinja),場地上貼有祭典活動的宣傳海報。
活動會場是在金神社(Kogane Jinja),場地上貼有祭典活動的宣傳海報。

首先,我想先跟大家聊聊「式年遷宮」。

「式年遷宮」是一種在神社依照規定的年份,重新建造社殿並將御神體遷移至新殿的大型祭祀儀式。
伊勢神宮,每20年舉行一次,延續著自古以來的傳統。

那「自古以來」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據說這項制度是在天武天皇時期確立,並於持統天皇四年(西元690年)首次舉行,至今已持續超過1300年。

目的是為了在新的、清淨的場所供奉神明,傳承傳統工藝技術,並保持神宮的純淨與活力。

從今年開始,直到令和15年(2033年)10月,有一連串具體可見的儀式陸續展開。
例如,5月將舉行山口祭。
山口祭為了伐採建築神殿所需木材,向坐鎮於御杣山(神聖山林)入口的神明祈求伐採與運送的安全。
所需木材將從長野縣上松町的木曾谷國有林與岐阜縣中津川市的裏木曾國有林中伐採而得。

具體的儀式日程請參考以下網址:
https://www.isejingu.or.jp/sengu/the63rd/schedule.html
 

上賀茂神社的式年遷宮

京都的賀茂別雷神社(かもわけいかづちじんじゃ),創建於天武天皇七年(西元678年),通稱「上賀茂神社(かみがもじんじゃ)」,每隔21年舉行一次式年遷宮。
最近一次則是在平成27年(2015年)秋天,舉行了第42回的式年遷宮。

下鴨神社的式年遷宮

下鴨神社的創建年代不詳。
據說,早在神武天皇二年(西元前658年)就已有祭祀神明的記載,而在崇神天皇七年(西元前90年)則已有社殿建造的紀錄。
這座神社的正式名稱為「賀茂御祖神社(かもみおやじんじゃ)」,其中保留了太古植生的「糺之森(たたすのもり)」,至今仍傳遞著古代的氣息。

式年遷宮方面,自長元九年(1036年)首次被頒布宣旨後得以確立。
儘管在歷史上曾因災害而改為每30年或50年舉行,但如今已恢復為固定制度。

即將舉行的令和18年(2036年)遷宮,將是自長元九年起第35回的遷宮,並且剛好滿1000年。
若從崇神天皇七年開始計算,則將是第2126年,總共第60次的遷宮。


未來,伊勢神宮將持續進行為期8年的相關活動,下鴨神社也會展開長達10年的一連串儀式與準備,繼續邁向式年遷宮的歷程。

在式年遷宮中,神社所藏的寶物也會進行全面更新。
雖然說是20年一次,但實際上這期間已有不少職人辭世。
因此從上一次遷宮起,文化廳便意識到傳承的危機,指導相關人員將製作過程以影片記錄下來。像是織物,就必須從養蠶、抽絲、染色到織造的每一個過程都詳實拍攝記錄。畢竟要延續文化,實屬不易。

如今,隨著像大谷翔平這樣活躍於美國大聯盟的選手備受矚目,越來越多外國人對支撐他們的日本文化與精神背景產生興趣。
而正因為有這樣的國際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探索自己內心的「日本人是什麼」。

這次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今後希望能為這樣的人們,在京都提供親身接觸真正傳統文化的機會。

當天的穿著。攝於金神社南的公園。


Page Top